关于冲压模具精加工方法和安装过程的简要分析
随着新时代的到来,冲压模具在新能源、自动化装备、器械、航空航天和节能减排等产品模具发展势头。今年广州 模具展参展企业中 多工位级进模占据主流产品地位,不仅是参展的数量多和品种覆盖面大,而且模具品质和技术含量也远高于历届模展。
除此之外,为了提高冲压模具的强度,冲压模具制作之后一道工序需要对模具表面精加工,以模具表面的细小裂纹,防止在受到压力机冲击力过程中,裂纹放大而损坏冲压模具。下面介绍一下常用的几种冲压模具精加工方法。
1、手工研磨抛光,传统模具表面加工方法,主要依靠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,手工抛光比较费时,效率低下,一些较复杂曲面或者勾缝研磨抛光会比较难处理。
2、机械精加工—数控铣床。此中冲压模具表面加工方法不经加工效率快,而且加工质量好,除有内锐角的型腔和窄而深的型腔外,其它方面都能胜任。在 已成为冲压模具加工的主流工艺,我国也在积发展中。
3、机械精加工—磨削加工。常用的磨削加工设备有平面磨床,内外圆磨床,工具磨床。为了 ,一般选用数控方式进行加工。根据不同的零件形状进行选择合适的磨床种类,板式类零件选用平面磨床,弧面及回转面零件采用内外圆磨床或者工具磨床。
4、还有一些非机械精加工方法,比如超声波加工,电火花抛光,激光精加工,化学抛光,电化学抛光等。
制造冲压模具的材料有钢材、硬质合金、钢结硬质合金、锌基合金、低熔点合金、铝青铜、高分子材料等等。制造冲压模具的材料绝大部分以钢材为主,常用的模具工作部件材料的种类有:碳素工具钢、低合金工具钢、高碳高铬或中铬工具钢、中碳合金钢、高速钢、基体钢以及硬质合金、钢结硬质合金等等。所以冲压模具在材料的获取上也会相应的简便一些。
在冲压模具的运行安装过程中,一类是结构零件,这类零件不直接参与完成工艺过程,也不和坯料有直接接触,只对模具完成工艺过程起作用,或对模具功能起完善作用,包括有导向零件、紧固零件、标准件及其它零件等。应该指出,不是所有的冲压模具都 具备上述六种零件,尤其是单工序模,但是工作零件和 的固定零件等是的。
化使冲压模具企业创新能力提高,技术水平向专、精、优、强方向发展,涌现出许多高技术水平的 冲压模具和。据悉此次亟待展出的空调翅片步进 级进模,能满足5类片形的切换生产,具备 的柔性化生产特点,模具水平与 水平相当。参展的引线框架37工位级进模,一模三列,在1212mm内冲制48条内外引线腿,至小间距0.12mm,产品的平面度在0.01mm内。其高速批量的生产性能和寿命与 水平相当,并获结构创新。
许多国产 冲压模具在寿命和主要性能上与 水平相比,差距越来越小,部分 冲压模具的总体水平与 水平相当,不仅 替代 ,并有相当一部分模具出口到 、日本等工业发达 和地区。我国的 冲压模具总体水平接近 水平,相当一部分 冲压模具正在走出 ,参与世界的竞争。
试模前对模具进行 润滑并准备正常生产用料,在空行程启动冲压模具3~5次确认模具运作正常后再试冲。调整和控制凸模进入凹模 、检查并验证冲压模具导向、送料、推卸、侧压与弹压等机构与装置的性能及运作灵活性,而后进行适当调节,使之达到合理技术状态。对大中小型冲压模具分别试冲3、5、10件进行停产初检,合格后再试冲10、15、30件进行复检。经划线检测、冲切面与毛刺检验、 尺寸与形位精度均符合图纸要求,才能交付生产。无导向装置的冲模这类模具的上、下模,其间的相对位置是在压力机上安装时调整的,工作过程中由压力机的导轨精度,因此装配时,上、下模可以单独进行,彼此基本无关。有导柱的单工序模这类模具装配相对简单,如果模具结构是凹模安装在下模座上,则一般先将凹模安装在下模上,再将凸模与凸模固定板装在一起,然后依据下模配装上模。